12月17日下午,一场颇为特殊的交流会在中央政法委大会议室召开。
来自北京市西城区、辽宁省大连市、上海市金山区、江西省赣州市、云南省玉溪市、新疆自治区阿克苏地区的6位党委政法委书记一一登台,围绕“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探索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新路子,努力开创平安中国建设新局面”的主题,介绍了本地的做法和经验。
听众阵容十分强大: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郭声琨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主持会议,中央政法委机关领导班子成员和全体干部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全国省、市两级15000余名政法委干部在32个省级政法委、435个市级政法委分会场收听收看。
这就是由中央政法委创办的第一次新时代政法工作创新交流会。能够登上创新交流会的创新典型,可以说是“过五关、斩六将”,从全国范围内最终确定的6个交流发言单位。
为什么要创办这个交流会?交流会的成果如何运用?交流会可能激发衍生哪些效应?
举办新时代政法工作创新交流会有哪些考虑?
这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号召的实际行动,是中央政法委创新“抓省促市”工作机制的重要抓手,是指导推动各地政法工作创新的重要载体。
陈一新在主持讲话中就举办新时代政法工作创新交流会作了5个方面说明:
——交流会的目的意义。旨在把握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及时总结推广各地市政法工作的创新实践和成功经验,系统集成地市创新举措,积极探索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路子,努力把地市党委政法委打造成为平安中国建设的“前线指挥部”,推动新时代政法工作迈上新台阶。
——交流会的时代主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以改革的精神和创新的思路,实施“抓省促市”工作机制,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理念、体系、能力现代化,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全面优化社会生态,努力开创平安中国建设新局面,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交流会的内容形式。中央政法委拟每隔两三个月举办一次交流会,每次突出一个主题,从各地推选一批政法工作创新典型作大会发言交流和书面交流,突出以地市政法工作创新为主角,展示一个时期的可推广创新经验,及时把各地创新举措系统集成起来,把实践创新转化为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更好用于指导和推动面上政法工作创新发展。
——交流会的预期效果。充分发挥创新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力求达到“三大效果”:一是把典型树立起来。每次推出一批创新典型,使各地学有榜样、比有标杆、追有目标。二是把经验推广开来。加大对典型经验的总结推广力度,变点上“盆景”为面上“风景”,化一地经验为全国财富。三是把创新弘扬起来。引导政法战线善用改革思路破解难题、用创新举措推动落实,在政法领域营造起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良好氛围。
——交流会的典型推选。在推荐评审创新典型工作中,一是注重广泛性,由省级党委政法委各推荐1个地市级创新典型,推荐面覆盖全国。二是注重创新性,创新典型应凸显理念超前、经验先进、体现原创、富有实效,其经验应可复制可推广。三是注重地域性,兼顾区域平衡,东部、中部、西部都要有典型入选。四是注重特殊性,考虑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对一年内出现地市党委政法委书记或副书记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审查调查的;或半年内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重大刑事案件等的,一般不予入选。五是注重程序性,严把评审关,对各省推荐上来的候选典型,中央政法委要组织专家组、业务组、领导组进行3轮评审筛选,最终确定6个交流发言单位。
如何用好新时代政法工作创新交流会成果?
郭声琨说,市域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要深入贯彻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55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15周年大会精神,紧密结合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市域作为推动政法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支点,集中推广以市域为主体的新探索新创造,带动政法工作整体发展进步。
——聚焦理念的提升、思维的拓展。以更强的战略思维把握方向,自觉把一地一市政法工作放到党和国家工作全局、政法事业发展大局中谋划推进,主动对接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等战略,谋划好市域政法工作的思路、目标、任务,以地市平安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以更强的辩证思维把握规律,既关注地市又关照全局,既突出重点又兼顾整体,善于从千姿百态的具体市情中洞察规律,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推动市域政法工作取得新突破。以更强的前瞻思维把握底线,发挥好维稳“前线指挥部”作用,借鉴新疆阿克苏经验做法,把市域政法工作着眼点放到前置防线、前瞻治理、前端控制、前期处置上来,努力做到把风险化解在最早、把损失降低到最小、把影响控制到最低。
——聚焦体制的优化、机制的革新。优化党对政法工作绝对领导的体制机制,以深入推进政法委系统机构改革为契机,完善党的领导实现形式,提高党领导政法工作的水平。优化执法司法权运行的体制机制,健全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执行权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工作体系,实现政法机关各尽其责、配合有力、制约有效。优化维护安全稳定工作的体制机制,借鉴北京西城“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等做法,探索平安建设的新机制,提高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水平。优化政法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把队建与业务、从严与从优、激励与约束结合起来,提高新时代政法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聚焦方法的改进、手段的升级。坚持社会化方向,借鉴江西赣州“客家纷争客家解”、云南玉溪党建网格和综治网格“两网合一”等做法,广泛吸纳群众力量、社会力量、市场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坚持法治化方向,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服务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坚持智能化方向,借鉴上海金山建立“智慧综治”平台、辽宁大连构筑全时空立体化防控网等做法,提高风险防控、打击犯罪、执法办案的精准性、实效性。坚持专业化方向,引导政法干警培育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技能,造就更多的行家里手。
政法工作创新意义何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我们要从更高站位认清政法工作创新的重要意义,在政法战线掀起善于创新、勇争一流的热潮。
——政法工作创新是党和人民的殷切期待。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部署。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政法工作现代化既是应有之义,也是重要保障。实现政法工作现代化,创新是必由之路。我们只有响应党中央号召,在新时代拿出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政法工作创新是时代发展的热切呼唤。改革创新是时代的主题,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征,也是时代精神的最强音。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不遇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三期叠加”的特殊时期,政法工作内涵外延越来越不限于传统的范畴,面临的风险挑战越来越超出常规的视线。我们只有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推动政法工作始终居于时代前列,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
——政法工作创新是弥补短板的迫切需要。面对复杂艰巨的形势任务,政法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我们只有把创新摆到更加重要位置,才能在补短板、强弱项中推动政法工作发展进步。
党委政法委在政法工作创新中发挥什么作用?
各级党委政法委要适应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后的新职能新使命新任务,充分发挥示范、推动、保障作用,为政法工作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党委政法委要当好政法工作创新的先行者。各级党委政法委作为党委领导和管理政法工作的职能部门,理应在政法工作创新中走在前列、作出表率。要进一步树立争先、领先、率先意识,在工作举措上争先创优,力争业绩更佳、服务更优、效果更好;在作风形象上争先创优,力争政法部门更信服、人民群众更认可,努力打造富有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过硬政法委队伍。
——党委政法委要当好政法工作创新的推动者。要善于运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方式,通过抓统筹、抓协调,帮助政法机关创造性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通过搭平台、聚资源,为政法机关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开拓创新营造良好条件;通过树典型、抓宣传,系统集成政法工作创新成果,使“盆景”变成“风景”,使创新蔚然成风。
——党委政法委要当好政法工作创新的保障者。要加大对政法机关创新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力度,确保创新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要引导政法机关及时调整不合时宜的政策、制度,健全有利于创新潜能充分激发的政策体系。要推动政法机关专业人才建设、专项经费落实,努力在政法系统营造鼓励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生态。